集团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肖菊华宣布船舶供应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2024“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船舶工业专场活动在汉举办

日期:2024-05-17来源:浏览:


5月17日下午,2024“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船舶工业专场活动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菊华出席活动并宣布船舶供应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李金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湖北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明贵分别致辞,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宪礼出席。


李金坤指出,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推进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责任、有担当。去年2月,工信部与省政府签订《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合作备忘录》,支持湖北绿色智能船舶先行先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促进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优势产业。他表示要坚持转型升级,顺应船舶制造业绿色智能发展新趋势。用好国家和省级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打造数字化示范船厂、先进制造车间和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制定一批数字化管理、工艺、设备标准规范,探索船舶行业碳足迹管理改革,推动内河船舶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要坚持创新引领,激活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新动能。谱系化研发绿色智能船舶标准船型,加快智能系统集成、快速充换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船舶绿色智能发展湖北样板、全国标杆。要坚持示范带动,建设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新高地。重点打造810公里环江汉平原电动运输船示范航线,宜昌“两坝一峡”、武汉“两江四岸”及东湖、丹江口库区等典型示范应用场景,由点及面、区域联动,加快形成武汉、宜昌、黄冈、荆州“四基地、八园区”产业格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高地。要坚持共建共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新生态。设立50亿元省级船舶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船舶供应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用,打造资源整合、供需对接、技术支持、人才匹配等服务板块,促进产业链、资金链、数据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王俊利表示,我国船舶产业正在加速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补链、强链”是全行业必须跨越的最后关口,本次对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初,全国首艘长江支线换电电池动力集装箱班轮“华航新能1”号实现首航;国内首艘电动游艇、风光电多能互补游艇将于年内交付使用。“湖北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最闪亮的名片。


付明贵表示,推动内河船舶工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焕新转型,让“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让“鄂版”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是湖北港口集团的分内之事、必尽之责。在组建运营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公司、成功搭建船舶供应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湖北港口集团将按照“立足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发展思路,衔接船舶制造供给侧和应用需求侧,加速打通产业融合发展的难点、堵点。未来,将在省内长江、汉江重点港口布局充换电站,因地制宜开通特色精品航线,打造现代航运示范区、水上旅游先导区和公务船改革先行区,建造智能船舶产业园和基地,参与组建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业创新中心,丰富绿色智能船舶应用场景,助力湖北船舶基础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当日上午,省政府成功举办了2024“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项目签约仪式上,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公司与中能建(上海)成套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加速开展一系列船舶新能源保障合作项目,并在产业生态建设、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


本次船舶工业专场活动以“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谋合作新篇章——加快推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为主题,按照“主题报告+优势产品推介+展台展示”的模式进行。推介会上,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船舶邮轮中心、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集团712 研究所、719研究所,湖北东湖实验室,华中港航物流集团等14家单位围绕各自产业及产品优势作了主题推介,业务范围涉及供应链体系、江海直达、岸基驾控、电动化、船用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等,与会人员就船舶工业设备更新改造和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本次活动由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办、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公司承办,来自220余家企业的嘉宾近400人参加活动,现场集中进行五轮签约,总金额近120亿元


Copyright © 2017 长江新丝路国际物流(湖北)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1800103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2313号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